为进一步紧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建校企共育交通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平台,公路与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荣英、副书记沈鹏、副院长赵友松于2023年2月14日至16日组织专业教师和辅导员13人到云县至临沧高速公路、临沧至清水河高速公路、临沧临翔至双江高速公路学习特长隧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看望岗位实习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与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开展座谈,了解道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收集课程资源素材等工作。

大亮山特长隧道是云临高速公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是云南省在建高速公路第二长隧道,左幅长10235米,右幅10210米,隧道最大埋深1210米。大亮山隧道属于南汀河断裂带,地质结构异常复杂,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高地热、岩爆等施工困难。为精准预判地质情况,采用大地电磁法预判、C6超前水平钻机和地质雷达相互印证,提前预判前方的围岩情况,采取短进尺、弱爆破等施工方法,采用大台阶预留核心土等工艺。为满足通排风需求,设计的竖井内径8米,深472米,规模位列国内在建高速公路工程第二、云南省第一。竖井施工采用数控六臂伞钻、中心回转抓岩机、液压整体伸缩模板、500米高扬程大功率水泵等大型设备。在现场安装了“五大系统”进行智慧管理,采用了BIM技术模拟井内施工,建立了全自动围岩监测系统。通过听取施工技术人员介绍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重点难点,现场观摩、问题交流、VR安全体验馆、模型讲解等,老师们对大亮山特长隧道的科研创新、技术改良、新工艺工法实践、新材料运用及大型工装配套设备等有了深入的认识。

王家寨特长隧道是临沧至清水河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最大的“拦路虎”,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岩质极软,富水量大,施工难度在国内罕见。在施工现场,老师们学习了地表深井降水、洞内管棚以及周边的注浆加固等技术和工艺,了解第三系半成岩强富水段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案。我院党总支与施工单位党支部就开展基层党建“手拉手”活动的达成了初步意愿。

2月16日,老师们与在云南交投公路建设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瑞孟高速公路进行岗位实习的学生座谈交流,了解学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及就业计划。通过沟通交流,帮助学生们加强安全意识,了解岗位实习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过程和就业单位紧密相关,在实习岗位上跟着师傅认真学习,不断增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能力,提升团队合作能力,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与用人单位、优秀毕业生的座谈,工地现场交流和学习,专业教师深入了解行业企业情况,学习生产实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将不断推动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图文:杨庆银
初审:赵友松
终审:周荣英